正如许巍所唱,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照明亦是如此。 经过了价格战的摧残,当下的LED照明虽然仅有不到40%的渗透率,却给人英雄迟暮之感;曾经照明的诗和远方,如今沦为苟且,那现在的诗和远方在哪呢? 仅靠“节能”一招鲜的LED时代渐行渐远 过去,LED一直以一招“节能”打遍天下无敌手,从家居到商用再到工业,从未失手。但是到如今,LED的认识度越来越高,仅靠这一招立足似乎很难。 在2016年的尾巴快要被抓住的时候,作为耕耘LED行业多年的资深忧患症患者,对2017年的LED行业还靠一招打天下的企业表示担忧。 对于笔者的担忧也并不是无道理的,在2016年,身在LED行业的人就可以看到,产业开始走向两极分化。一边是通用照明及常规产品的市场集中化的向大企业靠拢,中小型企业的数量日趋减少;一边是为了跟大企业差异化竞争,开始抢占高毛利市场的中小型企业越来越多。这些使得细分市场的“蓝海说”声音愈来愈大,其中最具 “蓝海说”代表领域之一是智能照明。 当传统的刚性需求的通用照明产品及相关配件慢慢向大型企业靠拢时,人性化、高附加值的领域就成了中小型企业拓展的高地。照此发展,随着刚性需求的利润逐渐收窄,参与者的数量越来越少,细分高毛利的市场必将成为后LED时代的吸引资本的主力。 在本月中旬参观了飞利浦照明LED专业照明(成都)示范园照明应用中心,置身于这座“微缩的智慧城市”中之后,更加确信智慧照明会成为LED 行业的“蓝海说”代表。 智能照明愈来愈近 虽然智能照明已成是大势所趋,但是过去几年一直都是概念型居多,落地的很少,加上协议标准的不统一,产品呈现着一幅百家争鸣的画面。 到了2016年,相关企业开始结盟意在实现智能照明的统一标准化,其中国际代表以飞利浦照明与小米华为联手,国内以欧普牵手华为等等。 智能照明发展势头已不可抵挡,但是产品的定义却是参差不齐,有的还是处在简单的调光,有的已经开始实现智能互联。对此,飞利浦照明中国区照明设计和应用部总经理姚梦明对全球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旗下LED行业研究品牌LEDinside表示,智能照明的发展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智能阶段是最基本的开关和调光;第二阶段则是使用手机、iPad和智能终端设置不同的场景;第三是具有智慧功能,有软件及系统的知识,而不仅仅是单一的产品,此时的照明是作为一种服务的手段。 ▲飞利浦成都照明应用中心 - 酒店展示区域 但是即使达到第三个阶段还是达不到今天智能互联照明的最高级别,就这层面来说,它仅仅只是个产品,它还不能称为一个系统,不能称为一个服务的方法。今天所说的智能互联,一定是从单一的一个点到一个系统,以至于到以后更长远的新的服务模式的转变,这才是以后,智能照明做大的一个方向。 |
联系我的时候请说明是从三千网看到的信息,谢谢。